如何讓小朋友習慣溝通時有眼神接觸?3個有趣方法提升社交自信
- Grace Future Leader Academy
- Aug 13
- 2 min read
為什麼眼神接觸對孩子很重要?
眼神接觸是社交禮儀的基礎,能讓對方感受到尊重與真誠。許多研究指出,良好的眼神交流有助於:
✅ 提升溝通效果 – 讓對方更專注聆聽
✅ 增強自信心 – 孩子更敢於表達自己
✅ 面試/社交加分 – 給人留下有禮貌、大方的印象
然而,不少小朋友因害羞、分心或未養成習慣,說話時常低頭或眼神飄忽,讓家長頭痛不已。如何讓孩子自然學會眼神接觸,而不覺得壓力?
本文分享3個輕鬆有趣的方法,讓孩子在遊戲中養成好習慣!
方法1:貼紙仔遊戲 – 用卡通角色吸引目光
📌 適合年齡:3-8歲
步驟:
在孩子的鼻樑上貼他們喜歡的貼紙(如Frozen公主、Hello Kitty)。
家長也在自己鼻樑貼貼紙,雙方練習「望住公仔講嘢」。
慢慢減少貼紙依賴,過渡到自然眼神交流。
✨ 效果:
孩子覺得好玩,降低抗拒感
從「望公仔」自然轉換成「望人」
方法2:角色扮演 – 模擬真實社交場景
📌 適合年齡:4-10歲
步驟:
用玩偶模擬老師、朋友等角色,引導孩子「同公仔對話」。
逐步轉換成真人練習,提醒孩子:「像同Elsa講嘢咁望住我啦!」
多給予正面回饋,例如:「你頭先望住媽咪答問題,好叻啊!」
✨ 效果:
幫助孩子適應不同社交場合
減少面對陌生人時的緊張感
方法3:循序漸進讚賞法 – 建立長期習慣
📌 適合所有年齡
技巧:
初期目標:只要孩子短暫望一眼就稱讚
中期目標:慢慢延長眼神接觸時間(例如數3秒)
長期目標:讓眼神交流成為自然習慣
💡 關鍵: 避免強迫,用鼓勵代替指責,例如:❌ 「點解你又唔望住人講嘢?」⭕ 「如果你望住媽咪講,我會聽得更清楚啊!」
總結:讓眼神接觸變成快樂習慣
透過貼紙遊戲、角色扮演、正向鼓勵,孩子能在輕鬆氛圍中學會眼神交流。關鍵是讓練習變得有趣,而非嚴肅訓練。
當孩子習慣後,未來在學校面試、社交場合都能自信展現禮貌,給人留下好印象!家長不妨今天就跟孩子試試看吧!
Comments